技術信息

振動・衝撃・騒音對策 基礎知識

什麼是振動?

「某一量的大小,隨著時間變化而大於或小於某個基準值的現象」
(引自日本音響學會編《音響用語辭典》)

 

「某一座標系中的量,其大小相對於平均值或基準值,在大於與小於之間交替變化的狀態。」(引自 JIS B 0153 機械振動・衝擊用語)

 

我們身邊的振動種類繁多,從像鐘擺那樣以固定時間間隔振動的簡單振動,到搭乘電車時感受到的不規則振動,再到鐵軌接縫處產生的週期性振動所疊加的複雜振動都有。

從這些振動的發生源來看,有像道路施工用的破碎錘那樣產生衝擊的振動,洗衣機脫水時因洗衣物偏重造成的不平衡質量旋轉引起的振動,或者像往復動壓縮機那樣由往復質量的慣性力產生的振動等,各種不同的振動形式。

 

相關產品一覽

 

振動頻率 f(Hz)

 

1_v_g1_tw.png

從一個波峰到下一個波峰的時間稱為週期,單位是秒(s)。
週期 T 的倒數,也就是
f = 1/T
稱為振動頻率,單位是赫茲(Hz)。
振幅 A 是指從基準值到最大值的距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關產品一覽

 

固有頻率

固有頻率是指任何系統(物體)最容易振動的頻率。
換句話說,當系統受到與其固有頻率相同的頻率作用時,振動會被放大,產生強烈的振動。
這種現象稱為共振,而該頻率稱為共振頻率。

 

_2_v_g3_tw.png

 

彈簧和質量的例子中,固有頻率由質量大小和彈簧(剛性)這兩個因素決定。
當質量變小或剛性變高時,固有頻率會上升;
反之,當質量變大或剛性變低時,固有頻率會下降。

 

相關產品一覽

 

分貝(dB)

一般在表示物理量的比值時會使用分貝(dB)這個單位。
尤其是在處理基準值的萬倍、百萬倍等極大或極小數值時,不直接使用單位,而採用對數單位 dB,這樣不僅計算更方便,也被證明更符合人的感覺。

 

分貝(dB)單位的計算公式

 

E_tw.png

 

以下表格部分顯示了分貝(dB)與數值(倍數)之間的關係。

分貝(dB) 數值(倍數)A1/A0
-60 0.001
-40 0.01
-20 0.1
-10 0.3
-6 0.5
-3 0.7
0 1
3 1.4
6 2
10 3.2
20 10
40 100
60 1000

 

此外,聲壓級的基準是以最小可聽值的聲壓有效值 2×10⁻⁵ Pa 作為標準。

 

相關產品一覽

 

振動傳遞特性圖的讀法

防振材料的一項特性是振動傳遞特性,通常橫軸表示頻率[Hz],縱軸表示響應倍率[dB]。
圖表中的峰值頻率稱為共振頻率 $f_0$,響應倍率則稱為共振倍率。

 

隨著頻率升高,響應倍率會變小,當頻率達到共振頻率f0の√2倍時,響應倍率為 0 dB(即1倍)。
在零交叉點以上的頻率範圍內,防振效果有效,稱為防振效果區域;相反地,零交叉點以下的頻率範圍稱為共振區域,會使振動放大。
此外,這種特性會隨著荷重、溫度等條件改變,因此需要注意。

 

4_0x_tw.jpg

 

相關產品一覽

 

振動・衝撃・噪音降低方法的概要

 

緩衝
Object_1.png
利用任意行程將衝擊力抑制為較小衝擊力的方法:

1. 在對象物上貼附緩衝材。
2. 增加緩衝材的厚度。
3. 調整緩衝材至適當的硬度和支撐面積。
防振(振動隔離)
Object_2.png
將振動源傳遞到對策物的振動進行隔離與降低的方法:

1. 在振動源與對策物之間夾入防振材料。
2. 根據振動源的頻率,選擇固有頻率(彈性常數)較低的防振材料。
制振
Object_3.png
將振動能量轉換為熱能來使振動衰減的方法:

1. 在對策物或振動源上貼附制振材料。
2. 選擇振動能量轉換成熱能效率(損失係數)較高的材料。
隔音
Object_4.png
阻斷空氣中傳播的聲音,抑制聲音能量傳遞的方法:

1. 用隔音材料將噪音源包覆起來。
2. 增加隔音材料的密度。
3. 增加隔音材料的厚度。
吸音

Object_5.png

吸收空氣中傳播的聲音的方法:

1. 使用吸音材料包覆噪音源。
2. 選擇在噪音問題頻率範圍內具有高吸音率的材料。
3. 增加吸音材料的厚度。

 

相關產品一覽